熱點 來源:中國新聞網 時間:2022-12-01 17:47:26
【資料圖】
大米、食用油、藥品、衛生紙……12月1日,在位于重慶市南岸區的一處京東快遞臨時站點內,各類生活物資源源不斷被送至市民手中。與重慶一般快遞點不同,這里的27個快遞小哥均來自四川、云南等鄰省,他們在完成當地相關防疫要求后,迅速上崗,為山城打通快遞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受重慶本輪新冠肺炎疫情影響,民生保供需要更多快遞物流人員。記者從重慶市有關部門了解到,以京東物流為代表,在重慶市商務委、重慶市郵政管理局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,目前已有500余名外地(均來自云貴川)快遞小哥馳援重慶。
“00后”快遞員王銀是云南曲靖人,在云南昆明送快遞。截至1日,他的軟件顯示,快遞從業時間為372天。
臨時派送站是27日建成的,即建即用。王銀也樂于跟同事分享“實戰技巧”,比如防護裝備怎么穿脫、里里外外多輪消殺。此外,還有一些“入鄉隨俗”,例如打電話第一句要稱呼客戶為“老師”(重慶當地對招呼陌生人的習慣稱謂)。
來自云南紅河的“80后”快遞員馬龍說,云貴川渝一家親,出現疫情,大家的心情都是一樣。報名時,老婆也有擔心,但他最終說服了她??爝f員們報名很積極,“爭先恐后地報名”。
異地馳援,公司給快遞小哥們提供車輛,快遞員們只需一人、一手機,即可上崗。疫情防控方面,則根據當地疫情防控指揮部的要求,按時完成核酸檢測等。
與昆明、成都等地不同,重慶號稱“8D城市”,地形復雜,快遞員們有時候看導航已到,結果可能需要再往上幾層才能找到正確的目的地。因為是外地手機號碼,客戶往往要兩三次才接,“后來聽到我們是送快遞,而且是外地來馳援的,就很熱情”。王銀說,這讓他感到溫暖。
作為外地人,王銀聽說過重慶的“軌道穿樓”,也喜歡重慶火鍋。工作的間隙,已有當地同事在快遞點請他們吃了一頓自制火鍋,他此行的愿望之一,是等重慶市民恢復正常生活后,能夠吃上一回正宗的重慶火鍋。為了這,大家都在努力。
(文章來源:中國新聞網)
標簽: 最后一公里